承乾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永宁宫,崇祯五年(1632)八月更名承乾宫。清沿明旧。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二年(1832)略有修葺。宫为两进院,正门南向,名承乾门。前院正殿即承乾宫,面阔5间,黄琉璃瓦…
储秀宫,内廷西六宫之一,明清时为妃嫔所居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,原名寿昌宫,嘉靖十四年(1535)改曰储秀宫。清代曾多次修葺,光绪十年(1884)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,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,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。…
景仁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长安宫,嘉靖十四年(1535)更名景仁宫。清代沿用明朝旧称,于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五年(1835)、光绪十六年(1890)先后修缮。宫为二进院,正门南向,名景仁门,门内…
承乾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永宁宫,崇祯五年(1632)八月更名承乾宫。清沿明旧。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二年(1832)略有修葺。宫为两进院,正门南向,名承乾门。前院正殿即承乾宫,面阔5间,黄琉璃瓦歇山式顶,檐角安放走兽5个,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,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。明间开门,次、梢间槛墙、槛窗,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、窗。室内方砖墁地,天花彩绘双凤,正间内悬乾隆皇帝御题“德成柔顺”匾。殿前为宽敞的月台。东西有配殿各3间,明间开门,黄琉璃瓦硬山式顶,檐下饰旋子彩画,崇祯七年(1634)安匾于东西配殿曰贞顺斋、明德堂。后院正殿5间,明间开门,黄琉璃瓦硬山式顶,檐下施以斗栱,饰龙凤和玺彩画。两侧建有耳房。东西有配殿各3间,均为明间开门,黄琉璃瓦硬山式顶,饰以旋子彩画。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。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。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。清代为后妃所居,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,道光帝孝全成皇后、琳贵妃、佳贵人,咸丰帝云嫔、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。
三秀草呈云焕彩;
万年枝茂露香凝。
——乾隆题承乾宫
红日初升,万户祥云临覆道;
青阳乍转,九天佳气蔽重楼。
——乾隆题承乾宫
承乾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永宁宫,崇祯五年(1632)八月更名承乾宫。清沿明旧。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二年(1832)略有修葺。宫为两进院,正门南向,名承乾门。前院正殿即承乾宫,面阔5间,黄琉璃瓦…
承乾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永宁宫,崇祯五年(1632)八月更名承乾宫。清沿明旧。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二年(1832)略有修葺。宫为两进院,正门南向,名承乾门。前院正殿即承乾宫,面阔5间,黄琉璃瓦…

承乾宫,内廷东六宫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成,初曰永宁宫,崇祯五年(1632)八月更名承乾宫。清沿明旧。顺治十二年(1655)重修,道光十二年(1832)略有修葺。宫为两进院,正门南向,名承乾门。前院正殿即承乾宫,面阔5间,黄琉璃瓦